分享好玩有趣的游戏 ~

你的位置: 首页 Zlax.io Zombs Luv Ax 埋骨之地:涪陵区委政法委书记邓小刚介绍的埋骨之地

23 阅读
发布于 2024-05-05

埋骨之地:涪陵区委政法委书记邓小刚介绍的埋骨之地

埋骨之地鲜花盛开的地方

如果说在长江边、岷江边、涪江边、重庆边、沱江边等长江主骨骨段的沿江地区,人们都知道有一处好地方,那是涪陵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副主任、涪陵区委政法委书记邓小刚介绍的埋骨之地(涪陵区石桥镇东安村)。

提到埋骨之地,这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记忆。1993年2月,邓小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实际工作,在涪陵区石桥镇东安村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从今年起,东安村逐渐演变成集讲堂、展览、学习、研讨、沙龙等为一体的“一带两廊三片”的城乡一体、生态宜居、资源丰富的美丽乡村,进而发展壮大“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渝中样板”。

“东安村有一个很亮眼的变化。”谈起村里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变化,冯庆华说。

东安村所在的涪陵区石桥镇,曾是三峡库区有名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资源匮乏。

在大石桥社区的农村产业基地,驻村第一书记肖永红带领党员们将参股农户全部收入与农户签订协议,委托专业机构对周边4个村的330亩山地进行盘活,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

看到群众增收,三桥社区党支部书记韦鹏飞下定决心,将东安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田园综合体”。

“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直接承包土地400亩,并签订承兑汇票,土地收益由村集体负责。”韦鹏飞告诉记者,村里的土地流转完成后,每年都有400余万元的收入,这对周边的群众来说,既增加了收益,又帮助他们吸纳就业。

“在做好农产品加工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将有机产品加工与传统的休闲观光、餐饮等产业深度融合,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同时增加村民收入。”韦鹏飞表示,通过这样的发展模式,东安村形成了以农民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了近1000余名就业人口,每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450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还将发挥好村级特色产业发展公司作用,将生态农业发展与茶、果、油、蔬菜、苗木等特色农业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壮大‘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品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韦鹏飞说。

在乡村振兴发展实践中,石林县的实践,深刻诠释了“因地制宜、以丰补歉”的发展思路,找到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强化绿色底色、打造乡村生态、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实践路径。

石林县统计局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石林县不断丰富“种养+加工”“加工+旅游”“旅游+生态”“生态+生活”的产业链条,强化农旅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走进石林县安石镇桦振村,种植着福州头牌蕨菜、面积达6000多亩的乡村旅游景点福牛山、品尝特色土笋、品尝家乡土菜等,处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福牛山村民体验地盘 李小军/摄

福牛山乡龙蟠村党支部书记黄光宗介绍,今年,该村结合桦振村休闲旅游发展实际,重点打造“南粤客家土楼”品牌,以“南粤客家土楼”品牌为载体,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 0
  • 0
  • 加入收藏

请先 登录 再进行评论

全部回复

x

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